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 > >正文

爱国主义教育能否在网游和“元宇宙”中开展? 世界播资讯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7-06 16:06:15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磊

一名青年正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图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对于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少年,可否在升学、入职、晋升时适当给予加分?能不能在网络游戏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元宇宙”中是否也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席之地?

正公开征集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在这个夏天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一法律出台后,将对我们的生活、教育产生哪些根本性的影响?为此,记者采访浙江省宣传部门、杭州市政府咨询委员会、省市法律界及数字经济界的相关专家,探讨这个与你我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

在浙江宣传部门工作多年的朱庆文认为,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社会效益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

诗心蕴含“中国心”

草案第二十九条提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等应创新宣传报道方式,生动讲好爱国故事。论及这一条时,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文明办调研员朱庆文问记者:“你关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吗?这个现象级文化节目,就是一场受众基础广泛、社会效益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

朱庆文曾有3年时间负责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长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他,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几位冠军印象十分深刻:有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出名后婉拒高薪,去成都一家教培机构当老师,专门教授古诗词;有上海才女武亦姝,后来考入清华大学深造。

他认为,这些青年人展现出来的求知若渴、自强不息,正是万千中国人的美好品格之一。“因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他们在央视舞台上如此闪光出彩,这对全国青少年都具有极大的提振作用。夺冠了,能否在升学、晋升时加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收获了成长。”朱庆文如是说。

我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执行会长周进表示,为红色遗存赋兴,在之江大地上诗意栖居,正是对“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最浪漫注脚。

“其实,通过吟诗作赋表达拳拳爱国之心,乃是自古以来国人的首选。”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执行会长周进笑着拿出一册《诗词楹联作品集》,这份刊物囊括了浙江百个红色教育基地,并附上国家、省市各级诗词协会会员的怀古咏今精心之作,令人耳目一新。他表示:“草案第三十三条提及,鼓励创作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我想,为红色遗存赋兴,在之江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正是当代人对‘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最浪漫注脚。”

资深律师汪宝琳表示 ,不提倡以网络游戏形式介入爱国主义教育。

占领网络游戏新阵地

不少人都注意到,草案第三十条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制作、传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网络信息,开发、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生动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这引发了一场争论:爱国主义教育能否在网络游戏中开展?

“我不提倡以网络游戏形式介入爱国主义教育。”浙江泽大(义乌)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汪宝琳表示,网络游戏通常是纯粹的娱乐,以竟争输赢为目的,在乎的是“我赢了谁、得了多少积分;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人们分清楚“该不该战、为谁而战”,哪些事可以做、值得做、应该做,具备价值判断,讲究道义二字。

融汇诗词与计算机两大领域的跨界专家郭星明则担心,一旦介入网游,爱国主义教育是否会“变味”?

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郭星明,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专家,他也对此存在一种担心:“在网游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那么游戏的底层逻辑该怎么设计?如果把严肃的价值判断设计成为一个个通关加码,那么是否意味着爱国主义教育也走向了‘被娱乐’的歧途?”

在省高院工作多年的甘宏德认为,可以借鉴“支部建在网游上”的形式,开发人民战争游戏模板。

在争议和思考中,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原二级调研员甘宏德主张:如果说网络游戏是当前面向青少年必不可少的对话渠道,那么建议通过“支部建在网游上”的方式,开发人民战争游戏模板,设立政委指导员、党代表角色,并在游戏中牢固树立“为人民解放”观点,并设置相关的封闭式通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游戏者的爱国精神。

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郭泰鸿主张,网络游戏不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真空地带。

“网络游戏不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真空地带。”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郭泰鸿向记者举出一个数据:到2022年底,我国游戏用户规模已达6.64亿人,这其中青少年占大部分。他坚持认为:“年轻人在哪里,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普及到哪里。不能把要不要搞教育和怎么搞教育混为一谈,前者应当坚持不放弃,后者可以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郭泰鸿还提到,2014年国内曾推出红军题材网游《万里长征》,通过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多个历史故事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年轻人对革命历史产生兴趣,是可圈可点的创新尝试。

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蒋亚洪认为,无论是虚拟世界和实体阵地,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大有可为的。

“元宇宙”里构建爱国场景

当前,“元宇宙”是个热门话题,很多人还没有闹明白这是咋回事,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蒋亚洪已经打定主意:要在“元宇宙”里开发和爱国主义教育直接关联的“数字人”,实现“虚实融合”“以虚促实” ,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

这位曾经荣获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优秀创业留学人员嘉奖的资深程序员,目前还兼任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他眉飞色舞地向记者描述令人振奋的运用场景:“在杭州亚运会召开期间,给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拍摄专属‘数字人’,利用特效为他们的‘数字人’制作游杭州视频,比如像哈利波特那样骑着扫把逛西湖,在西湖边打太极,把这些异想天开的短视频放在社交媒体上是非常具有独特性、观赏性和传播性的。”

蒋亚洪坚持一点: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具备极强的感染力、传播力。这个看法源自他个人的成长经历。蒋亚洪出生在江苏宜兴,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1987年赴美国留学,后进入华盛顿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虽然长期国外工作与学习,但他一颗中华赤子心始终炽热。在美期间他与朋友合作创办“希望中文学校”并担任校长,努力帮助在美国的华裔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知晓自己的来时路。1997年,蒋亚洪还创办了一份简体中文报纸,在拥有20多万华人的社区中,这份报纸的发行量稳定在2.5万份,实属不易。如今,他虽回国创业多年,这份中文报纸依旧流传在华盛顿地区的大街小巷。

“这些年,我左手构筑0和1的世界,右手办学校办报纸,我想,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实体阵地,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大有可为、可期可待的。”蒋亚洪信心满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世界热门:传统技法与当代审美“榫卯”相接 这个古典家具展太有“料”了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